您现在的位置 >> 健康 >> 正文

米之清解酒基因发现之旅 续写不醉经典

www.bz518.com  时间:2012/4/20 来源:www.bz518.com
字号:T|T
  在中国,酒作为人类日常生活当中最主要的饮品之一,已有千年底蕴。酒的历史几乎是与人类文化的发展史是同时产生并齐头并进的。“酒足饭饱”、“觥筹交错”、“借酒浇愁”……如果查查中国的成语词典,关于酒的成语不胜枚举。从米酒到白酒,再到葡萄酒,中国人对于酒的热爱,中国人自古就不输旁人。近日,一项发布在《人类遗传学年报》上的研究成果,从科学的角度,为中国人爱酒提供了一个严谨却并不浪漫的答案。
  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发现,大多数中国人基因中存在能够分解酒中毒素的基因,这种人喝酒后脸不会泛红,这种基因也被戏称为“杜康基因”。而这种基因在与中国人有关的人群,比如韩国、日本等东亚人群中也存在着。
  中国最早的酒,是用动物乳汁酿造的乳酒。《周礼·礼运篇》中将这种酒,称之为醴酪。乳酒出现的时间极早,大约在距今7000年前,这些古代酒和现代酒相比,虽在口感上大相径庭,但是它们的成分却没有多大变化,都是含有酸、酯、醛、醇等多种化学成分的混合饮料。在这些物质,尤其是乙醇的作用下,人的中枢神经便产生了兴奋和愉悦的感觉。这种愉悦感,也使得酒精这种人工饮料,一直源远流长。
  而这种“解酒基因”实际上是乙醇脱氢酶的一种变体。乙醇脱氢酶主要是降解食物因发霉、变质产生的毒素。酒精进入人体后,首先在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为乙醛。而后,人体内另一种重要物质登场了——乙醛脱氢酶。在它的作用下,乙醛被氧化为无致癌作用的乙酸,而乙酸是人体内代谢反应的重要原料,能够被人体迅速转化为能量,最后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至此,人体对酒精的解毒功能就完成了。研究人员通过对古人类的DNA分析后发现,在中国新石器时代,这种变体还未出现。而到了秦、汉时代,变体出现的比例就变得很高。所以研究结论认为,这个基因的变化过程在约2800年前的中国发生。
  早期的酿酒工艺还很粗糙,文献中记载,西汉的酿酒方法是“粗米二斛,曲一斛,得酒六斛六斗”。虽然配方类似今日的黄酒,但是工艺过程的粗陋,导致古代酒中含有的毒素较多。而对毒素一无所知的古人,即便因为喝酒而对身体产生了影响,他们也没有任何可以应对的方法。这个时候,大范围的优胜劣汰就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些体内具有乙醇脱氢酶变体的古人,因为能够降解酒中的毒素,所以就存活了下来。而缺少这一基因的人慢慢就被自然所淘汰。经过一代代的自然选择,具有很强解毒功能的第六、第七型基因变体终于在中国人体内形成,并延续至今。
  大自然在这时又显现出她惊人的智慧,她永远能让这个世界处于一种平衡当中。所以,没有人知道为什么,在乙醇脱氢酶第六、第七型在中国人体内进化的时候,另一部分人体内的乙醛脱氢酶却在悄悄地退化,但是人们对酒的情感却越来越浓烈。
  如今,以米之清清米酒为首的一批在传统米酒基础上研发出来的酒品受到公众追捧,究其原因,这些酒品中所蕴含的不仅有挥之不去的酒香,还有历史积淀下来的醇厚。一路走来,这些饮品十分熟悉饮者的秉性,它们中的多数都是清香袭人,甜润爽口,浓而不沽,稀而不流,食后生津暖胃,回味深长,不仅能帮助消化,还具有保护肝脏、抗衰老、美容美肤等作用,无形中显示了酒对东方人的偏爱。

  声明:巴中热线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企业服务

设为首页 | 有害短信息举报 |阳光·绿色网络工程 |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版权申明
Copyright © 2008 - 2021巴中热线 www.bz518.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bz518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