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旅游 >> 风俗 >> 正文

古老的民间文艺--薅草锣鼓

www.bz518.com  时间:2009/10/21 来源:本站原创
字号:T|T

 

据了解,1949年,巴中皮影剧团有68个,上世纪80年代有19个,而现在只有3个了。一口还叙千古事,双手对舞百万兵。集民间传统戏剧人物、皮雕工艺和千古流传故事的演出———巴中皮影戏已千岁“高龄”。在市场化和随之而来的产业化浪潮中,一直在田间地头展示“用武”之地的巴中皮影戏,经历了几次有趣的城市之旅。兴奋,荣耀,还有对未来命运的迷茫和执着,或许是传统文化普遍现状的一个典型样本。

在巴州区巴州镇茅山村,李玉湘被当地人戏称为“比区长还知名”的“农民皮影匠”,是当地仅存的3个农村皮影剧团“班主”之一,《四川戏曲志》曾对他的爷爷李凯舞弄皮影剧有专段叙述。李玉湘的技艺打爷爷处学到,养家糊口,扬名乡间,还修起了两座漂亮的乡间大房。

第一次进城:为大使演出,“洋盘”

自打手艺学到手,大部分时间,李玉湘带着自己的皮影剧团在乡间奔波。1990年,在一个老乡帮助下,李玉湘的皮影剧团到北京“洋”了一回,为大使们演出。

“那真是开了眼界啊。”李玉湘说,没想到乡下耍的东西,外国人喜欢得很。第一次,他认识到了城市市场的价值。

第一站是德国大使馆,报酬是一天1000元。当时,在老家,一天的工钱才4元。幕影中,眼花缭乱的历史故事让人们看得如痴如醉。原本计划一天的演出,延续了3天。有官员将皮影道具买了下来,挂在墙上,兴致勃勃地告诉客人,哪是“穆桂英”,哪是“杨宗保”。

认识到皮影的市场价值,李玉湘学乖了。这其中还有一个插曲。2000年,一个北京客人慕名而来,出价800元,买他上世纪80年代雕的一副道具,他拒绝了。但不久,道具被偷了,至今仍是一个遗憾。

还有一件记忆犹新的事。在北京的几天时间里,总有一个德国人开着车跟着李玉湘。第三天,那个德国人拿着李玉湘8分钱一包的“春耕”烟盒到处去买,找不到,就带了两条外烟给他。李玉湘吓了一跳。翻译不在场,两人语言不通。李玉湘在纸上写:“你要干什么?”德国人朝鼓呶呶嘴,也用纸条写:“这个能卖给我吗?多少钱?”“不要钱。”纯朴的李玉湘又写到。“不行!”“老外”急了,摸出一叠花花绿绿的钞票:“够不够?”李玉湘拗不过他,随手抽了3张,到银行一兑换:“啊?人民币400多元。”
一趟北京下来,除去所有成本,李玉湘揣了6000元人民币回到老家,轰动一时。“修了7间大瓦房,还有多的。”他至今得意。

第二次进城:茶馆老板亏了

收益的巨大反差,让李玉湘重新认识到自己手艺的价值,渴望在城市的主流市场里有一席之地,成了心中的暗想。从乡下的“游击队”变成城里拥有固定场所的“正规军”,李玉湘明白自己的差距。他从镇川剧团招来一个专业演员,打算培养。一个月后,大所失望。专业人才的高工资出不起,而且只能唱,而在李玉湘的剧团里,每个人都能唱、能舞、能敲。只好辞退。他也只好带着草台戏班仍旧出没乡间,红白喜事、祈年禳灾,半耕半演。

1998年,李玉湘和城里一茶铺老板达成演出协议,借皮影戏提高茶铺“上座率”。同时,李玉湘也希望借这个机会,实现进入城市的梦想。

剧团每天的报酬200元。一周下来,卖茶的钱还不够支付皮影戏的演出费用,只得作罢。后来,巴州区文化馆也多次组织皮影戏专场演出。“情况很好。”馆长罗宣泽表示。但“茶铺事件”对李玉湘影响很大,城市市场看上去很好,仍有些摸不着。“没有人包场,我们不敢贸然进城。”

第三次进城:期待鸟枪换炮

多的时候一天演两场,每场三四百元,一年下来也有上万元收入。李玉湘家,又一座造价10多万元的新房子修建起来———这在当地也算了不得的成就。但他仍有烦恼。演的都是老剧本,没人有能力创作新剧本,出新很难。往往是第二天要演出,头天晚上几个人还在商量“台词”,靠的是临场发挥。一天晚上,演孙悟空大战二郎神。后者追得前者狼狈而逃,李玉湘故意把孙悟空逃跑的地方换成了当地。“二郎神”对“孙悟空”说:“嗨,你怎么跳到巴河里去了哦?”顿时哄堂大笑。

朱仕珍研究巴中皮影多年。他认为,巴中皮影这一传统剧种仍处于“粗糙”阶段,是一种随意发展状态,正面临“死亡”的危险,需要出有现代元素的精品。

2006年11月,第二届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在成都召开。巴中皮影在会上亮相。之前,当地文化部门意识到,就目前的“乡村状态”难以拿出手,于是紧急行动,拉到一个土庙里排练了3个星期。此次会上,一个创新是将唱句打成字幕,便于观看。

成都演出取得成功,还有“老外”专程来看。四川大学教授、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主任江玉祥,称赞巴中皮影:“是四川最好的活态皮影”。

让皮影进入主流市场,“抢救”高龄的传统剧种已进入当地文化部门规划。他们也呼吁社会一起来关心包括巴中皮影在内的“活”在我们身边的传统文化遗产。

[关于巴中皮影]

“皮影戏”属于“傀儡戏”,最早出现于周代偃师的“木人歌舞”和汉时陈平的“刻木为美人”。“皮影”称“平面傀儡”,经汉代巫师的“弄影还魂术”发展成“弄影戏”。

据《巴中县文化志》记载:“川北地区早在宋代就有皮影戏。”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巴中县(今巴州区)共48个乡场就有68个皮影剧团,清杠渡(今清江)就多达3个,而且全县有13个皮影雕刻作坊,可谓中国皮影艺术之乡。

巴中皮影,在今天仍是巴山人民,特别是农民请得起的民间小剧团。演出的灯调唱腔是巴山地区地地道道的民间音乐,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斩巴蛇》、《牡丹灯》和《四下河南》等巴中皮影皮雕工艺是研究巴山地区民间工艺美术的重要史料。巴中皮影的人物造型也有独特之处,如“马盔”的造型原于巴山民间门神的造型艺术,这在全国其它地区皮影中十分少见。它在雕刻制作上,由传统的、无法更改的“皮格子”,改进为可按人物造型需要进行修饰的“纸格子”。其雕刻工艺的精细程度、色料的选择、亮油的加工制作等专业技术,真正达到了雕镂精巧,五色妆染,不被鼠咬,可保持200年不变色。

 


  声明:巴中热线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企业服务

设为首页 | 有害短信息举报 |阳光·绿色网络工程 |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版权申明
Copyright © 2008 - 2021巴中热线 www.bz518.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bz518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