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笔者在南部县升水镇东风路的一家蚕丝被加工作坊里看到,两名女工正将加工好的蚕丝被打包装好。
“这是我们自己全手工加工生产的蚕丝被。”一位中年男子手提一袋包装好的蚕丝被展示给笔者看。这名男子名叫王天印,今年5月,他注册了升水湖蚕丝被商标,既当工人,又当老板,做起了手工加工蚕丝被的生意。一个普通的农民,他为什么会选择加工蚕丝被呢?
盘活资源 就地加工蚕丝被
王天印今年45岁,是升水镇梁山村人,他所在的村是镇上的养蚕基地村,以前的经济收入大都来自于栽桑养蚕。1993年的时候,村里办起了一家小型丝厂,妻子何秀琼从那时起就开始在丝厂里打工挣钱,直到2001年丝厂倒闭后,何秀琼凭着在厂里学到的技术,在阆中市内一家蚕丝被作坊里找到了工作。
今年3月,南部县委、县政府提出把升钟湖打造成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的目标,王天印灵机一动,想到蚕丝被这个产业在当地还没人涉足,自己栽桑养蚕、加工生产都有经验,于是计划筹资开办一家蚕丝被加工厂。
王天印和妻子一商量,两人都觉得这办法可行。说干就干,王天印在升水镇东风路租下了一间60余平方米的门面作为加工作坊,又到县工商局申请注册了“升水湖蚕丝被”商标,何秀琼还从阆中城里请来了有27年加工经验的杨青华师傅为产品质量把关。“加工蚕丝被,选茧很关键。”王天印向笔者介绍说,加工蚕丝被要选择“双宫茧”,这样的茧子缫的丝比较粗,而且很有韧性。选好的蚕茧要经过18道工序才能制成蚕丝被。
现场加工 货真价实受青睐
“他的产品我是看着做出来的,用起来还真不错。”房东杜俊亭是王天印加工作坊的第一个顾客,他抱着试一试的态度买了一床,没想到还真比棉被盖着舒服。
王天印说,刚开始的时候,看着做好的被子无人问津,妻子也有点埋怨他当初的鲁莽与冲动了。但从房东杜俊亭的话中,王天印想出了一个销售的好办法。没事的时候,他就向街坊邻居推荐自己的产品,他总是让顾客现场看着做,这一办法果然奏效,产品的信誉度一天天提高了。
在镇上做窗帘生意的赵小青,看了王天印加工制作蚕丝被的全过程后,一下子买走了4床蚕丝被,送给远在沈阳的亲友。在10月份的钓鱼大赛期间,不少外地来的比赛选手和游客观众来到王天印的作坊里动手体验加工蚕丝被的乐趣。
对接旅游 产品走出升钟湖
随着升钟湖旅游开发的稳步推进,根雕、花生、黑木耳、食用菌等旅游特色商品逐渐引来了省内外游客的关注。升水湖蚕丝被,作为升水镇第一个注册的旅游产品商标,也正在逐渐被外来游客所认识。
王天印告诉笔者,今年11月,他到成都市场进行了走访调查,还联系上了一家较大的医药公司,该公司准备购买蚕丝被作为礼品赠送客户。从成都回来后,王天印看到了旅游产品的发展前景,接下来他还准备开发蚕丝背心、枕心、短袄等特色产品,利用升钟湖这张名片,打好旅游产品这张牌。
声明:巴中热线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