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四川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充分调动干部积极性激励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意见(试行)》。《意见》提出,在全面从严治党进程中,既要把纪律挺在前面,严守纪律底线,惩处违纪者、问责不为者,又要旗帜鲜明地为担当者担当、为负责者负责、为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最大限度调动广大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许多党员干部在干事创业中勇于担当,敢闯敢试敢干,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做前人没做过的事。但正是这些人,在前进的道路中往往会或多或少地存在失误和“无心之过”。如何对待这些同志在工作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关系到党和人民事业的成败,关系到以两个百年为目标的中国梦能否实现。
当前,在反腐倡廉如火如荼的形势下,有极少数党员干部一说做事便心存畏惧,怕犯错误,抱着“宁肯不做事,也不要犯错误”的心理,处处求自保,即使做点事情,也是畏首畏尾,裹足不前,其结果,虽没有直接在工作中犯错,但却屡屡出现“失职”和“渎职”,给党和人民的利益造成损失。
任何新生事物的产生都不可能一帆风顺、一蹴而就,而是从无到有、从幼稚到成熟、从失败到成功。任何成功都意味着要经受住挫折、失误,甚至是失败的考验,意味着要拥有顽强的意志,经受得住闲言碎语的打击和恶语的诽谤。党员干部干事创业也一样,要做成一件事,就要敢冒风险,敢于担当,毫无畏惧。
《关于充分调动干部积极性激励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意见》正是四川省委、省政府旗帜鲜明地为担当者、为负责者、为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的一个“护身符”,有了这道“护身符”,干事者再无后顾之忧,便会义无反顾,勇往直前,社会发展就会进入一个快车道,当地的人民群众就会因此从中受益。
当然,“容错机制”并不是毫无底线的“容错”。“容错机制”鼓励党员干部敢负重、敢作为、敢担当,但绝非是不作为、乱作为的“尚方宝剑”,更不是少数领导干部独断专行、盲目决策、谋求私利的“挡箭牌”。
要充分发挥容错纠错的作用,就必须抓好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把纪律和规矩首先挺在前面;就必须健全激励机制,给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就必须牢固树立党员干部的宗旨意识,让广大党员干部愿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羊熊)
声明:巴中热线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