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巴中市巴州区人民法院曾口法庭庭长陈泓燕
在大巴山深处,有一位甘愿放弃城里机关工作,自愿到基层法庭,克服诸多不便,扎根山区,立志做大山子民“守护神”的女法官,她就是她就是全市法院有名的“调解能手”,巴州区人民法院曾口法庭庭长陈泓燕。
一声“哥姐” 喊出法官群众“零距离”
“当事人来自人民群众,他们都是我的亲人”。“你把当事人当亲人,当事人也就视你为亲人”。这是女法官陈泓燕14年基层工作所收获的第一份心得。
记得那是在2014年她到曾口法庭上班的第一天。“你就是曾口法庭新来的庭长?”来的是一位身材魁梧的男子,他用鄙夷的目光上下打量着身材娇小的陈泓燕,言语间透露出几许疑惑。“有什么事吗?大哥!”一声“大哥”,叫得前来的男子心里一亮:没想到,这小姑娘嘴还挺甜,挺会说话。说话的语气也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姑娘,不是我不信任你,我的问题有四五年了,我是个包工头,建筑方欠我手下10多个民工的工资10多万元,四五年了,政府、信访局、交通局跑了几十趟,可就是没有个结果。无奈之下,我只有起诉到法庭了。”“大哥,别急嘛,你的心情我能理解。这样你把材料先给我,待我先联系一下相关部门,过两天,你来,我组织各方协调一下,你看如何?”“要得!要得!”几句知心话,说得男子高兴而去。
有一次,一位名叫李秀珍的老大妈来曾口法庭起诉要求她的两个儿子承担赡养义务。调解中,陈泓燕丝毫没有一个法官的语气和口吻,而是以一个小女儿的身份,直呼“大妈”,连在场的两个儿子都面露羞愧。不到半个小时的调解,李秀珍的两个儿子终于肯承担赡养义务,同意每人每月付给老人生活费500元,遇到生病住院的医药费两个儿子均担,老妈妈因身体行动不便,由两个儿子轮流扶养,一月一轮换。老妈妈对法庭的这个调解意见十分满意,她亲切地称呼陈泓燕:“燕子,你以后就是我的亲闺女了!一个女孩子,远山远地到曾口这大山里来工作,离家远,有时想家了,就到我家里来坐坐,咱‘母女俩’说说知心话。”
好一个“母女俩”,陈泓燕用她独特的方式,在办案中结识了众多的大叔大妈、大哥大姐,她是曾口人民口中常常念叨的“燕子法官”。
一次耐心 真情司法惠泽当事人
耐心调解,是“燕子”法官在调解中得到的又一份心得。
这是一起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件起因于2014年,在曾口镇店子河场镇入口处因货车过路拒交违规收取的过路费,原、被告双方发生打架纠纷,随后双方开始了长达三年的诉讼拉锯战。三原告以健康权、身体权纠纷为由起诉到巴州区法院,判决后进入执行程序。2015年,被执行人冯某等3人又将申请执行人王某竺等3人告上法庭,要求三被告依法赔偿在打架中因损毁汽车而由此造成的损失11万余元。与此同时,申请执行人王某竺一方也向法庭提起刑事自诉,这样双方彼此起诉,就形成了交替纷呈的5个案件。
面对如此错综复杂的纠纷,陈泓燕考虑到双方积怨既深且久,如果简单判决结案,势必双方都要步入艰难的执行之路,这样非但不能尽快了结,反而会再次引入没完没了的纠纷。于是,立案后,第一时间深入到案发现场实地踏勘、现场走访,掌握第一手资料,随后分批召集双方当事人,耐心倾听他们每一位的叙述,从中条分缕析,挖根究源,寻求规律与本质,找到症结与焦点。再召集双方当事人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做劝解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几番劝说,双方终于同意因打架而引发的五案并调,并当场兑现。当双方当事人在高悬的国徽下握手言和面露笑色时,“燕子”法官终于松了一口气。她常说:“古训有言,铁杵磨成针,再难的案子,只要发挥我们女性法官特有的细心、耐心和恒心,只要我们有一颗努力去帮助老百姓的真心,到最后总会有好的效果。”
一点亲情 解开双方心中千千结
打亲情牌,是陈泓燕能够做到双方服判息诉、案结事了的又一致胜法宝。
2016年冬天,家住南江县东榆镇的岳某,称其远嫁到巴州区曾口镇的独生女儿拒不履行赡养义务,遂一纸诉状将其女儿告上法庭。老人初到法庭时,因双耳失聪,陈泓燕与其沟通时异常困难,经过耐心询问,才得知老人现已66岁,女儿远嫁巴州后,他一个人独居南江,老人既不知女儿家的电话,也不知其详细住址,这样的纠纷要进入诉讼,立案和送达都会陷入困境。但想到老人的困境,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呢?
接案后,陈泓燕首先在镇上联系了一户人家,让老人先安心住下来,接着便走访派出所,查到了其女儿岳某莉的相关户籍信息,又走访了当地村委会得到了证实。随后,便赶到女儿岳某莉家,邀请当地村委会干部共同做调解工作。当女儿得知父亲因赡养问题将自己告上法庭,大呼“冤枉”。声称自己一向在尽心尽力照顾父亲,情绪一度十分激动。这时候,陈泓燕便对双方展开了“亲情”攻势,她告诫双方:一个是亲身父亲,一个是亲生女儿,难道非要为本应当尽的赡养义务而闹上法庭?她不仅耐心劝解,而且结合多年的办案所见所闻,就如何妥善安置和赡养老人提出了切合实际的建议。经过反复的劝说,女儿岳某莉表示愿意立即回南江老家妥善安置父亲。
为圆满化解这起赡养纠纷,确保老人能老有所养,陈泓燕随即与南江县老人所在的东榆镇司法所取得联系,建议他们出面再做一些调解工作。最终女儿岳某莉终于认识到父亲赡养问题的紧迫性,将父亲安置在当地养老院生活,同时办理了相关手续,老人也笑呵呵地撤回了对女儿的起诉。至此,一对“冤家父女”终于重修于好,找回了久违的亲情。
“四当”举措 打通山民诉求快车道
山里人打官司往往要赶很远的路,有时因交通不便,往返一趟就要耽搁一两天时间。为了方便山里人打官司,尽量为当事人节省时间和成本,在曾口法庭几年办案下来,陈泓燕总结出了一套快速调解法,即当天立案送达、当场调查调解、当场兑现履行、当地巡回调解,她形象地称之为“四当制度”,深得2016年12月到曾口法庭视察调研的四川省法院王海萍院长的赞赏。
2015年7月,吴某、李某在往运沙车上背沙的途中,因相互抓扯致双方受伤,随后各自住院治疗。双方因医药费等问题发生纠纷,经当地派出所及村委会多次调解,均不欢而散,吴某遂起诉李某,要求赔偿医药费等损失5700余元。庭审中,李某又提起反诉,要求吴某赔偿住院治疗医药费等损失共计8000余元。鉴于原、被告双方情况特殊,陈泓燕立即组织双方当庭调解,最终李某当庭表示同意补偿吴某1000元,并当场予以兑现。陈泓燕随即便制作了调解书,当庭送达到原、被告双方。这两个案子从立案到结案不到10个工作日就案结事了。有时遇到简单纠纷,当天立案,当天就调解结案,这对陈泓燕来说算是家常便饭。
2017年4月24日,陈泓燕受理了自《反家庭暴力法》实施以来全市首例申请人王某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从申请人王某申请的事实和理由来看: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张某系夫妻关系,在婚后的共同生活中,张某一向性情暴躁,稍有不顺心便对王某及子女拳脚相加,家庭暴力严重,王某及其孩子长期生活在张某带来的恐惧之中。王某称
为了及时维护妇女王某的合法权益,保护王某及其子女的人身安全,鉴于案情紧急,陈泓燕便特事特办、急案急办,迅速启动“四当制度”,开辟办案快车道,于24日当天立案、当天送达、当天走访、当天制作并发出首份人身安全保护令,及时禁止被申请人对申请人及其子女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被申请人对申请人骚扰、跟踪、接触。
“1114”是陈泓燕探索创造的调解方法,4年来,她所在的曾口人民法庭,调解率连年跃居全市人民法庭前列,连续4年被评为全市法院先进集体,她个人也因此连年被评为全市法院“调解能手”、“办案标兵”、“先进个人”。面对众多的荣誉,她总是谦逊地说:“我不过是一只飞翔在大巴山里的小燕子!”
声明:巴中热线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泸州叙永:5所新学校9 |
九寨沟景区2023年游客 |
消防川北战区(巴中) |
“星火杯”2023年四川 |
没有任何图片资讯 |
没有任何图片娱乐 |
没有任何图片娱乐 |
没有任何图片旅游 |
没有任何图片旅游 |
江口醇荣获2010年“中 |
气络学说指导八子补肾 |
金动力教育答疑:没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