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晶晶 本报记者 庞峰伟
2月23日,巴中市恩阳区柳林工业园,好彩头公司包装车间内,20多名穿戴整齐的工人站在流水线上,娴熟地包装产品。柳林镇七颗石村的贫困户张华英就在其中,这份工作每月能为她带来2000元左右的收入。
如何让贫困户兼顾田间劳作与工厂工作,还能照顾老人和孩子?去年,巴中积极探索“扶贫车间”路子,促贫困群众变身产业工人,实现就近就业。目前,巴中市已建成6个“扶贫车间”,今年每个区县将分别再新建1个。
“挣钱”“顾家”两不误
“这个家,现在只有我一个劳动力了。”丈夫因残疾丧失劳力,两个孩子还在读书,生活的重担全压在张华英身上,她虽勤劳,但只能靠种地谋生,日子过得捉襟见肘。
张华英这样的情况,在巴中并不鲜见。山区贫困人口多、文化程度低,部分贫困户属老弱病残,无法外出转移就业。如何让这部分特别贫困群体既能就近就业又能稳定增收?经过大量考察并结合具体市情,去年,巴中市就业局瞄准了“扶贫车间”。
“‘扶贫车间’就是将务工农民返乡创业与脱贫攻坚结合,鼓励返乡创业能人在村头、街道、小区和返乡创业园,设置产品加工车间及开展一定规模的‘种、养、贸、游’,从而带动贫困户在家门口就业。”巴中市就业局副局长苟松涛介绍。
“目前,我们325名员工中75%来自农村,其中贫困人员达35人,月人均收入3000余元。”好彩头公司相关负责人说,在未来的2000人用工中,计划招收农村工人不低于80%,贫困人员不少于200名。
依托“扶贫车间”,巴州区白庙乡百花村贫困户杨玉华成了一名产业工人。去年以来,只要家里没事,杨玉华都会到村里中药材加工厂的车间干活,每月可赚近2000元。“比起一些在外打工的乡亲,这点工资可能并不算什么。但这工作离家近,时间自由,不妨碍种好家里的两亩丹参。”杨玉华很知足。
企业发展与贫困户脱贫同步
一人稳定就业,脱贫致富一家。“扶贫车间”正在为巴中越来越多的贫困户打开脱贫的大门。2018年,巴中各区县将分别建成一个“扶贫车间”。
“我们还鼓励和支持劳动密集型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有条件的贫困村建设就业扶贫车间。”巴中市有关负责人介绍,为激励企业吸纳更多贫困户,巴中出台相关政策:对新吸纳10人以上的企业给予5万元补助资金。
“‘扶贫车间’走的是一条企业发展与贫困户脱贫互利共赢的路子。”在苟松涛看来,“扶贫车间”既解决了企业用工荒,又让大量贫困劳动力就近就业,将贫困人口转移就业的先天劣势转化为人力资源的后发优势。
1月20日,巴中市启动实施“回报桑梓?就业扶贫”爱心行动,成都巴中商会企业将组织会员企业对口联系巴中1个乡镇,并在有条件、有资源的贫困村创办就业扶贫基地、就业扶贫车间,每年吸纳巴中籍劳动力1000人以上,其中吸纳贫困人员500人以上。
“按照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原则,针对贫困劳动力的特点,我们还计划建立竹编作坊等小型‘扶贫车间’。”巴中市就业局负责人介绍,巴中将通过选项目到村、送技能到人、送政策到家,切实做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原标题:“扶贫车间”建在家门口 助贫困户就业稳增收
声明:巴中热线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泸州叙永:5所新学校9 |
九寨沟景区2023年游客 |
消防川北战区(巴中) |
“星火杯”2023年四川 |
没有任何图片资讯 |
没有任何图片娱乐 |
没有任何图片娱乐 |
没有任何图片旅游 |
没有任何图片旅游 |
江口醇荣获2010年“中 |
气络学说指导八子补肾 |
金动力教育答疑:没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