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巴中 >> 正文

巴中市志愿服务组织995支 志愿者达12万人

www.bz518.com  时间:2019/3/19 来源:巴中热线
字号:T|T

志愿者在巴河边捡拾垃圾

胡根珍为老人修剪指甲

唐晓蓉参与救援行动

石素芳陪老人聊天

  随着时代的发展,雷锋精神不断与时俱进,熠熠生辉。在我们身边,活跃着雷锋精神的传承者,他们乐于助人、甘于奉献,用行动传承雷锋精神,续写着雷锋的故事。

  我市志愿服务组织995支 志愿者达12万人

  昨(4)日,晚报记者从市文明办了解到,近年来,我市志愿者队伍不断壮大,实现了市、区县、乡镇(街道)、村(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全覆盖。为让志愿服务工作长效化、规范化、科学化、社会化开展,我市2013年建立了志愿服务积分平台,记录了志愿者的志愿服务工作,同时有效提高了志愿者的工作积极性和持续性。截至2018年,全市注册志愿服务组织达995支,注册志愿者达12万余人。

  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些年来,我市志愿服务活动丰富多彩,全市志愿服务者围绕重点节庆、节日积极组织开展了“暖冬行爱传递”、“一对一品质助学”、“祥和过大年”、“文明登高”、“清明祭英烈”、“城市因我而文明—衣旧有爱”、“梦圆六月爱心助考”等主题活动。此外,着眼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组织动员志愿服务者深入街道、社区开展清理整治环境卫生志愿服务活动1500场次。

  “今后,市志愿者协会还将继续发挥统筹协调作用,适应群众需求,不断满足群众精细化服务需要,做好文明传播者,吸引更多爱心人士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该负责人表示。

  胡根珍:靠摆摊补贴家用力所能及帮助别人

  36岁的胡根珍是江西人,老公是巴中人,有一个读小学的儿子。2015年定居巴中后,老公常年在外务工,她不但用勤劳的双手撑起自己的小家,还利用空闲时间参加公益活动,关心敬老院老人,关爱福利院儿童,关注需要帮助的群体。

  胡根珍自小有听力障碍,受到众多志愿者的关注和帮助,她感受到温暖和大爱。“胡大姐之前在江西就是一名志愿者,来到巴中后,她主动加入市志愿者协会,由于她耳朵听不见,平时与我们交流都是靠唇语。”市志愿者协会会长李白介绍,在协会中,大家都很照顾胡根珍,而她也心怀感恩,力所能及地去帮助别人。

  平日,胡根珍靠摆摊卖蛋卷补贴家用,还要照顾老人和孩子。李白介绍,无论是参与志愿活动,还是爱心捐款,胡根珍都很积极,尤其是每周的敬老活动,她都会烫蛋卷送给敬老院的老人。近年来,她累计捐款捐物5000元以上,给敬老院和儿童福利院捐赠蛋卷90多次共达400余斤。

  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时,胡根珍也会带上儿子为老人表演节目、捶背等。目前,她已带儿子一起参加志愿服务活动60多次。“我说不出奉献的大道理,但我可以用行动去做。”胡根珍用手比划着表达想法。

  唐晓蓉:冲锋在救援一线去年参与救援70多次

  溺水、走失、轻生等事件发生时,除了公安、消防等救援人员,还有一个群体也一直在为救援工作奔波助力,他们就是公益救援队。

  31岁的唐晓蓉2016年加入巴中蓝天救援队,作为一名女性,每次只要有救援任务,她都会义不容辞地参与。

  去年,蓝天救援队接到一项救援任务,一名26岁平昌男子因和家人赌气离家出走,定位显示该男子在巴城南坝某处,同时他的社交软件显示在线。于是,唐晓蓉灵机一动,也下载了此社交软件与该男子沟通,从上午10点聊到下午6点,该男子终于同意见面。最终,蓝天救援队在当晚7点将该男子找到。

  救援工作累吗?累。对于唐晓蓉来说,很多一线救援都是对体能的考验。“有次在平昌金宝大桥进行打捞救援,当时我与3名队员在夜间值守。到了凌晨3点,狂风暴雨袭来,河水上涨,我们赶紧到河里去固定装备。”唐晓蓉说,当时一片漆黑,十分危险,但大家都无所畏惧。在撤离过程中,唐晓蓉腿受伤了,她坚持到救援工作结束,才发现腿上早已布满鲜血。“当时情况紧急,感觉不到痛了。”唐晓蓉说。

  加入救援队近三年,唐晓蓉累计参与一线救援一百多次,仅去年就参与了七十多次。“希望山上被困的人能够安然回家,希望水中被困的人能够获救,希望为每一个被困者带去生的希望。”唐晓蓉说,这是她的愿望。

  石素芳:养老院的“大家长”老人们的“好女儿”

  家住巴州区江北街道白云台社区42岁的石素芳是巴州区一养老院院长,也是市志愿者协会敬老服务队以及巴中蓝天救援队的一员。多年来,她不仅照顾家里的老人,还把养老院的每一位老人当成亲人一样对待。

  石素芳的婆婆常年生病,为让婆婆早日康复,多年来,她每天下班后无论多累,都要扶婆婆在院子里散步锻炼。婆婆逢人便说:“有好儿不如有个好儿媳,我家小芳待我比亲闺女还亲。”

  为让丈夫在外安心务工挣钱,石素芳承揽了全部家务。石素芳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影响儿子,让儿子小小年纪就有孝心、爱心、上进心。每次买了儿子最喜欢吃的东西,他总是先拿给爷爷奶奶吃;儿子上学、放学的路上遇到有困难的路人,都会主动帮忙;下雨天,儿子总是主动把雨伞让给离家远的同学。

  2009年5月,石素芳顶着重重压力,用自己的住房作抵押,筹措资金在白云台六居民组开办了巴中首家民营养老院。养老院开办至今,入住的大部分都是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虽然养老院有服务人员,但她仍坚持每天为老人端茶喂饭、擦洗身体、按摩,陪老人聊天,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无微不至地照顾每一位老人。作为一名志愿者,她也经常利用周末时间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替儿女尽孝、为政府分忧,就是我开办养老院的宗旨。”石素芳说,会一直把养老事业做下去,真正让老人感受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记者 牟柯)


  声明:巴中热线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企业服务

设为首页 | 有害短信息举报 |阳光·绿色网络工程 | 网络法制和道德教育基地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免责声明 | 友情链接| 版权申明
Copyright © 2008 - 2021巴中热线 www.bz518.com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bz518 Inc.